close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揭牌 港口營運正式邁向政企分離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於101年3月1日正式掛牌成立,為臺灣港口營運開創新的局面,首任董事長由原高雄港務局蕭局長接任,借用蕭董事長豐沛的航港管理經驗及宏觀的國際觀,帶領港務公司迎向新的挑戰,並以港群觀念增加港口競爭優勢,對內統合發展,對外投資海外港口,帶領臺灣港口開啟航運新的里程,港口管理與營運正式邁向政企分離。

參加揭牌典禮的貴賓有交通部葉匡時政務次長、陳菊市長、立法委員、航港界、產業界與學術界前輩、港務公司董監事,共同為新的港口營運模式做歷史見證,「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將從此刻出發朝向新的營運方向,展開新的契機與挑戰。

蕭董事長表示行政院為提升國家整體施政效率,正積極推動組織再造。而交通部為配合中央政策,同時強化臺灣商港的經營利基與提升商港的國際競爭力,決定參採世界港埠「政企分離」的經營體制,於今天起將基隆、台中、高雄、花蓮等4個國際商港及其輔助港合併成立一家政府百分之百獨資經營的「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這是航港體制劃時代的變革。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以後,將整合國內原有4個港務局的各項資源,並依照各港區的經營優勢與不同的功能定位,在現有穩固的基礎上,由總公司統合4個分公司以「港群」合作的運作方式,發揮各港區「對內協調分工,對外統合競爭」的綜效。

蕭董事長又說:未來臺灣港口不再單純重視裝卸量,必須同時重視經濟價值之創造及提升,即「增值與造量」是今後「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經營策略。

在「增值(Value)」的策略方面,我們將擴大各港區的自由貿易港區功能。舉例來說,高雄港自由貿易港區可以作為「自由經濟示範區」的火車頭,透過委外加工的機制,結合中島、楠梓工業區、臺灣南部各類工業區及台南、高雄科學園區等專區作為火車箱,以這種「前店後廠」的合作模式,串聯成臺灣南部的「自由經濟示範區」達成再工業化及重振製造業,創造附加價值發展國家經濟的願景。

而在「造量(Volume)」方面,必須依照各港區的特色去發展,善用各港區的優勢與機會。譬如說,基隆港區擁有完善的客運設施與經營經驗,未來可以發展兩岸渡輪及國際郵輪業務,而將「人流」化成「金流」。而臺中港區因為幅員廣闊,尚有許多土地可以提供產業發展汽車物流、加工製造等業務,可以持續讓「地盡其利」與「貨暢其流」。至於花蓮的好山好水,則適合發展海洋觀光及休閒產業服務。而高雄港作為一個區域型的樞紐港,則必須加速建設洲際貨櫃港與南星計畫,讓高雄港能夠「做大、做強」。

未來在戰略上,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除了與現有業者及產業供應鏈充份合作外,亦將與世界各地,尤其是大陸、東南亞、東北亞方面的船方、貨方、保稅港區、港務當局持續合作,展開策略聯盟,一方面可以「優化」兩岸間的運輸物流體系,另一方面則可以將臺灣港口作為核心,將其經濟腹地向外延伸到大陸、東南亞、東北亞…等地,擴大「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經營與服務的「廣度與深度」。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將以上述之策略與戰略逐步建構公司多元化、國際化的能力與完整的事業網絡,實踐卓越顧客服務的經營哲學,打造成優質「增值與造量」的現代化優質港埠,讓臺灣的人流、物流、金流、資訊流與全世界接軌,使得「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全球卓越的港埠經營集團。

蕭董事長最後表示該公司衷心期盼,在所有長官與貴賓的支持之下,所有同仁將會努力為臺灣港埠締造更亮麗的營運實績,並貫徹政府「黃金十年的國家願景目標」。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為因應經營型態轉變及初期將出現的員工優惠退離潮預作準備,特委託台灣金融研訓院規劃招考從業人員150人,招考類別繁多,報名期間自3月1日至3月8日止,4月1日筆試,詳情請至台灣金融研訓院網站(http://www.tabf.org.tw/Tabf/Default.aspx)查詢。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我們這一家 的頭像
    我們這一家

    我們這一家

    我們這一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